日前,京滬管理處印發《收費站保暢責任倒查制度》,確立各部門、各崗位的保暢職責,明確保暢責任,實行站口保暢責任倒查,通過制度規范,進一步提升廣大干部職工的保暢意識,助推站口保暢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收費站保暢責任倒查制度》從四個方面對保暢管理工作進行了規范,一是創新確立保暢職責,形成全方位保暢體系。結合保暢工作實際和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分工,專門單獨確立各部門的保暢職責,從一線收費人員到管理處各相關科室,保暢職責相依,環環相扣,形成全方位保暢體系。
二是細化保暢管理,明確責任認定,提升全員保暢意識。保暢責任倒查制度對道路施工、保暢預警、信息發布、預案實施、設備保障、通行速度等諸多工作圍繞保暢為中心進行了細致分工,明確保暢責任認定標準,強化全員保暢意識。
三是實行責任倒查,倒推責任,切實加強干部職工的責任感。由綜合稽查大隊進行保暢責任倒查,根據保暢職責和責任分工,通過對堵車事件的調查,反向推演,倒查責任,切實加強干部職工的保暢責任感。
四是落實責任追究。有責必須追責,為使保暢工作落到實處,責任倒查制度明確了責任追究處分種類六項,并規定可以合并使用,做到站口保暢有職責、有分工、有責任、有處罰。
《收費站保暢責任倒查制度》作為京滬處收費保暢管理的新舉措,必將進一步提高人們的保暢責任意識,為收費站保暢工作提供新的、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