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好老師?什么叫壞老師?在看完《樹上有個好地方》之后我有了深刻的想法。
教育觀念的不同造就了我們所謂的好老師和壞老師。但與其說是好老師與壞老師,不如說是教育觀念對于老師的塑造,當年那個年代對于老師的要求可能就是嚴厲的,死板的,甚至是會打人的。但你也不能說原來的老師是個壞老師,她認真,負責,背不出書不讓你回家,知道巴王超過去河里游泳也打他,罵他。她這種教育方式對于當時的教育環境是很符合的,畢竟巴王超過的父親當時是很贊同的。在當時粉提老師代表新的教育觀念出現,是當時那群孩子的幸運,也是教育改革所帶來的幸運。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每一個80、90后都深有感受。我們也曾是調皮的巴王超過,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好地方,我們也都會給老師起外號,我們也會有背不下來書不讓回家的時刻。但是和電影講的一樣,粉提老師最終走了,巴王超過的樹也被伐了,他親手把自己的“寶貝”埋了,埋下的是他永遠的對于童年的回憶。我們都有天真不諳世事的童年,但是隨著歲月的累積,那些天真與不諳世事都會隨著年齡慢慢消散,就像巴王超過把他的“寶貝”埋在樹根下面。我們終究會向世俗低頭,但是在故事的結尾,巴王超過收到了粉提老師的來信,他的成績也變得越來越好,連樹根都重新發芽了。我想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巴王超過,也都有一顆承載童年的"樹"。
教育革命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是很幸運的,可以接受以人為主的現代教育,教師的關注點從課本轉移到了課堂,人們的目光從赫爾巴特轉移到了杜威,人們對于孩子的考核標準從單一的考試成績轉移到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在這樣教育環境下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和未來!我們熱愛我們的教育,也感恩我們的老師!